“别光看银行股价上涨,股息率超10%才稳,还得看公司实力,像招商银行、平安银行都不错,持有等分红,岂不美哉?”这是一位粉丝的留言,他说的情况恐怕不太容易实现。银行股息率超过10%这样的机会不多,尤其是国有四大行。我在题目为“摆脱财务困境,普通人也能实现幸福生活的投资指南”的文章中都在讨论相关话题。
但自己可以把自己的成本股息率做到10%以上,这样就你的投资比较安全了。比如把你的中国农业银行股息率做到超过10%,意味着你的成本价是低于2.3元的。想一想,你持有农业银行的成本是2.3元,而市场价是5.1元,想一想你多稳啊,收益率超过120%。再分几次红成本都降到1.5元甚至1元以下了。这时候也可以理解为绝对安全。也没有卖出股票的必要性了。普通家庭如何进行稳健投资?我在这篇题为《1.1个人和家庭投资理财概论》的文章中,对普通个人和家庭投资做了一个总论,值得一度。
沿着上面的思路,如果你持有农行的成本是2.3元,在工作收入能支撑家庭消费的前提下,分红复投是一个不错的思路,这样可以转更多,享受福利效应。此外,还可以把分红投到看好的股票上,你的抗风险能力就比较强了。买入增值潜力更大的股票,波动性大一些,但收益也会更好一些。也就是一旦有了稳健的收入,其实可以把分红去投入风险更大一些的股票,而且有后续分红补仓,子弹更充裕,赚大钱的概率更大。
这是很适合普通人的投资思路。必要小看定投,更不要小看定投,也不要觉得自己收入低,没有必要投资。要相信自己,相信你相信的力量。不是非要每个月收入过万的人才可以投资理财,月薪5000元的也是可以的,月薪更低的也是可以的。合理消费,哪怕每个月只能定投200股农业银行,又有何不可?积少成多,集腋成裘,积沙成塔,有几个人能一口吃个胖子,还不都是慢慢积累的,买彩票中大奖的可能也有,但我们普通人还是断了这个念头。我们普通人的财富还不是靠着慢慢积累起来的吗?
都知道财务自由很美好。靠每年的被动收入覆盖家庭开销,但这个财务状态对普通人而言却不是一蹴而就来实现的,需要时间的积累。需要一点一滴的去积累生息资产,在时间的加持下有了量的积累才得以实现,也就是量变才能引起质变。比如你每个月定投的500股农业银行股票,一年就是6000股,每股分红0.2309元,一年才能分红1385.4元,取个整数算1400元,能解决什么问题呢?好像也解决不了什么问题,但借助分红复投,你积累10年呢?效果就出现了吧,是不是比大部分的工资高多了?所以,两口子达成一致意见,真的希望自己将来能靠投资来实现财务自由,有这个愿望、有这个冲动、有这个想法,而且是真的希望自己能不靠工作而保持生活质量不下降,然后才有解决问题的可能性。大家都是普通人,你不能只看到别人闪光的那一刻,更多的是要知道别人的长期付出。我们讨论的局限于我们月薪几千元的普通人,如果你有父母帮衬和贴补,那你实现财务自由的道路可能更顺畅。
普通人投资就需要本金,本金哪里来?攒。关于攒钱,我没有特别别好的办法。普通人就是努力工作,开源节流。因为普通人的工作收入都是有限的,尤其是体制内,不可能今年月入5000元而明年就能月入10000元,再下一年就变成20000元的,这样的增速是没有的。但节省上的空间确实很大的。开源和节流结合起来。就拿三口之家来说,你一个月3000元能过,而如果你花的多一点,一个月话花掉10000元也是很容易的。裤子100元一条可以买到,200元也能买一条,但卖1000元以上的裤子也是可以卖的。比如吃饭,你自己在家做饭是可以的,你三天两头下馆子,老想吃好吃的,这样每个月在吃放上的花销就很大。要知道在当前这个消费主义盛行的时代,消费是非常容易的,太多的信息都在鼓励你“买买买”。而普通人的收入总是有限的,所以一不注意,就很容易剩不下钱。剩不下钱就没有本金拿去投资,不持有生息资产,就没有被动收入,就没办法让投资收益来覆盖生活开销,于是只能不停的工作,你害怕失业,不敢失业。上面说的这些开支还没包括意外开支,比如大病开销等。
最后的总结。月薪 5000 元也能投资致富,读到这里其实大家应该明白,不是说月薪超过5000元的才能投资,这里只是代指,代指普通人,也就是多月薪几千元也有机会投资致富,哪怕最终只是获得3000元的被动收入,也是很好的,意在优化收入结构。普通人通过定投农业银行股票,加上分红复投和大波段一样会有很可观的被动收入,可以做的很好,分红甚至远超家庭开支。很多人只是不相信这样做的可行性,很多人都低估的时间的力量。相必肯定有人会说无脑定投就是傻子,现在农行5块多的价格高估了还能定投吗?诸如此类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,我后面的文章逐一解惑。
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,快来关注理财三公子
